“北京共识”蕴含哪些深意,又将如何在论坛延申?

创建时间:2023-09-21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中农促动物福利分会等7家动物福利机构联合发起的“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北京共识”论坛将于2023年9月28日在罗马举办。会议将携手众多国内外组织,以未来作为主题,进一步践行北京共识。“北京共识”作为本届大会的主题,它是如何诞生的?又蕴含着哪些意义?本期将一一解答。

北京共识的由来

2018年10月24日至25日,第二届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以好福利·好品质·好未来为主题。会上,由大会主办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英国驴慈善协会、世界马福利协会、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等全球16家机构,共同倡导签署了“北京共识”。

在第三届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上,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英国驴慈善协会、世界马福利协会、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代表16家联合发起单位,共同发布共识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消费者意识、建立共享平台、加强能力建设、推动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深化“北京共识”,推动共识各项举措的落实。

 

北京共识的意义

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于康震在2017年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上提出的观点作为“北京共识”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得以强调,这是各国开展农场动物福利的指导原则,也对中国动物福利模式给予充分认可。“让农场动物更好地为人类发展造福,促进全球动物福利事业发展”这是历史上首次明确动物福利是为人类服务的,明确与动物权利主义划分界限,这也将极大推动动物福利作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得以推广。

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关注动物福利机构共同发起的农场动物福利共识,共识针对农场动物福利未来发展提出详细举措,具有可执行性、可落实性。共识使得国际动物福利权威机构团结一致,使全球动物福利未来工作方向明确。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首席执行官Philip Lymbery指出,“我们能够把这么多利益相关方集合到一堂,一同推动‘北京共识’,这是非常了不起。通过利益相关方组织的论坛进行讨论,和行业专家、企业、学术界、政府能够同堂进行讨论,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来使得我们进步。能够如此认真、严肃地对待动物福利,把动物福利作为可持续发展和文明社会的基石。”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CEO Steve McIvor指出,“‘北京共识’涉及到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北京共识’促成了一种伙伴关系,将政府、企业、动物福利机构及其他机构联合起来。我们将携手攻克当今世界与中国面临的食物生产、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等问题。”

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国际事务总监Paul Littlefair指出,“机构将在未来五年内落实‘北京共识’的具体行动。共识将动物福利科学家、相关畜牧生产者、食品零售商和终端消费者联系起来,就是为了改善农场动物的福利。”

世界马福利协会CEO Roly Owers(右)表示,“‘北京共识’正是凝聚各方共识,通过推动动物福利的改善来支持更加可持续的农业。我们希望动物福利可以持续,能够达到OIE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体系,确保良好的生产效率,这个任务依赖于所有人的合作。”

“北京共识”的发布,不仅是中国动物福利工作多年成果的升华,更是首度由中国主导倡议的动物福利理念面向全球的发声。中国动物福利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已不仅仅是后学者或是追赶者,我们已经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全球动物福利事业重要的推进力量。

北京共识的具体内容

 

一、支持FAO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43届会议关于改善全球农场动物福利的建议;支持OIE倡导的五项自由原则及动物福利标准;承认动物福利在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粮食安全和营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倡导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及广大消费者关注和支持动物福利,促进动物福利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与推广。树立安全、健康的消费理念,选择绿色、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全球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尊重世界各国的国情特殊性,支持各国根据本国畜牧业发展特点与消费者需求,探索符合本国资源条件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农场动物福利养殖模式,让农场动物更好地为人类发展造福。鼓励相关部门在改善农场动物福利方面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各方同意通过支持以下工作共同努力实现上述目标:

 

1.基于可靠的科学证据建立知识体系。加强对农场动物不同物种需求的科学研究以及不同环境、系统和实践对动物的影响。

2.运用科学研究所得成果。确保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与生产者分享探索动物福利的科学研究成果,各相关方共同努力,对动物从出生到饲养、运输和屠宰的每个阶段进行考虑,改善其整个生命体验。

3.提高消费者意识。提高公众对“同一福利”的理解,即动物福利、人类康乐以及自然环境质量间的相互关联。促进政府、行业、民间团体和公众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对这些相关联系的理解。

4.通过相关方平台共享信息。利用现有平台并创建新的论坛,汇集各级政府部门、兽医、学者/研究人员、主要生产者、中小农户、食品零售商和其它相关方,以加强相互交流和提高各地区或各领域在农场动物福利方面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相关材料的公开程度。

5.加强能力建设。通过分享最好的实践经验和培训,提高畜牧业的农场、运输和屠宰等各个环节从业人员在农场动物福利方面的能力。

6.推动政策支持。寻求鼓励和激励生产者改善农场动物福利的方法,并酌情通过经济和农业政策鼓励高效养殖的实践。对良好的动物福利实践进行认可和奖励,并将动物福利与食品保障、安全和质量相结合共同纳入粮食供应系统中。

7.促进立法和执法。推动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执法、改善执法方法。通过培训和其它合作方法促进OIE和FAO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实施。

8.改进标准、可追溯和标签体系。从长远来看,建立更高的动物福利标准的同时要拥有可靠的农场监测和审核系统、可追溯和食品标签体系,以确保消费者对生产者和零售商所宣称内容的信任和信心。

 

北京共识的延申

2023年9月28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中农促动物福利分会等7家动物福利机构联合发起的“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北京共识”论坛将于2023年9月28日在罗马举办。会议将携手众多国内外组织,以未来作为主题,进一步践行北京共识。会议目标包括以下四点:
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北京共识》
二、鼓励世界各地畜牧业利益攸关方支持并加入《北京共识》
三、在“同一健康,同一个福利”框架下,围绕提升农场动物福利的机遇和挑战分享见解,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收集反馈意见,补充、完善《北京共识》
 

 

热门新闻